贯穿思政引领-践行生态低碳-强化工程伦理教育的卓越研究生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乐动体育LDSPORTS走出包括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大批卓越人才,传承哈工大八百壮士和学科红色基因,成果负责人马军院士在学科奠基人等大师感召下,作为学科带头人,长期深耕教学科研一线,开创了全国工程科技之巅科普系列讲座、HIT大师云端课、全校疫情在线教学及研究生课程思政等多项“第一讲”。连续35年(除1991-1995年博士后研究外)为本硕博学生讲授8门课,连续10年学生评教均位列全校前5-10%。
自2005年起,马军教授在哈工大结合研究生素质培养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2013年在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首场专题报告会,推广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原创育人理念。
以培育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宏观战略格局、原始创新能力、生态低碳理念、工程伦理意识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形成了“贯穿思政引领-践行生态低碳-强化工程伦理教育”的卓越研究生培养模式。连续17年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提升导师队伍水平,为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做出巨大贡献。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院士领衔国家级研究团队,贯穿思政引领,扎根边疆、率先垂范,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与本学科拥有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际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产教融合,通过“大师+团队+基地”,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全系统生态安全需求,从战略高度超前谋划研究生科研选题,开展系统深入基础研究,为解决国家重大污染应急与生态环保工程瓶颈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创新研究生教学改革,建设标志性核心课程,深挖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强化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为绿色产业发展培养人才。
杰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培养研究生荣获全国百优博、国家级人才称号等奖励荣誉近800人次,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国研究生99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涌现一批承担重大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人才和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行业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宝钢优秀教师、央企骨干等,在市政环保领域各条战线,为老百姓喝上安全健康的水,为碧水、蓝天、净土辛勤工作,努力奋斗。
标志性课程建设鲜有成效,获评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全国研究生99门)、获评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全国研究生99门)、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等,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教材专著8本,包括国家十二五、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
团队建设成效斐然,团队教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奖(2007年工程科学奖单一获奖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中国水业杰出青年等各项奖励荣誉近500人次。
